邮箱

农业新技术

红壤酸化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2024-04-23 16:57:06      点击次数:156


■ 1. 成果审定

    该技术成果是针对我国南方红壤酸化引起的土壤质量退化这一突出问题,经过近20年的系统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重大进展。2010年7月通过农业农村部组织的专家鉴定(农科果鉴字[2010]第018号),鉴定结论为国际先进水平。

■ 2. 成果特点

   研究探明了红壤酸化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明确了南方主要作物(小麦、玉米、油菜、大豆和花生)的酸害阈值;提出了红壤酸化的化学改良(主要包括施用红壤改良调理剂、白云石粉、石灰、钙镁磷肥等)、生物治理(主要包括种植耐酸作物和牧草)和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等综合防治技术;可在2~3年内,提高土壤pH值为0.5左右,平均增产15%以上。这项成果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红壤酸化治理问题,成果可在我国南方红壤旱地上广泛应用。本项目成果提出的红壤酸化综合防治技术,经初步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自2006年以来,先后在福建、广西、湖南、江西等地进行多点试验示范和推广,多种作物上的统计结果显示,一般可增加产量15%~21%,增加产值95~194元/亩,扣除成本平均纯增收51~137元/亩。

■ 3. 推广应用

该项目成果可在我国南方红壤旱地上广泛应用,据统计,我国南方红壤旱地约有耕地面积3.5亿亩,其中,大部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酸化现象,如果该技术应用到上述面积的50%,即约1.75亿亩,按每亩平均增收120元的保守估计,则每年可新增产值210亿元,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数据来源: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新成果汇编)

咨询电话:010-82107637


您感兴趣的内容
上一条:鸭疫里默氏杆菌毒力因子、诊断技术
下一条:盐碱地“上膜下秸”控抑盐增产技术

返回列表